特训营第8期 预算管理整体行动方案的编制171025 有感
-----关于预算编制前的那些索事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欢迎与大家探讨,如有不正之处请指正
-----amy609013793小米粥 韩芳
今天听了徐老师关于《预算管理整体行动方案的编制》,对于案例假设中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市场数据、文化背景和组织架构的大篇幅的讲述,我认为这才是今天课程的重点。我们大多数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同行来说,填填预算表格,那是不在话下的工作,纵然N多Sheet也只是时间的长短和把各表做平的问题,然而,我们为什么不深思一下为什么一个好的财务需要具有行业经验的积累?为什么大部分预算是无法落地执行的?如果我们只站在一个财务人员的立场上去做预算,浪费了徐老师用心良苦的一翻整理与讲述,以下就我的理解与大家探讨。
举例说,宏观经济形势高峰和低谷、高涨和萧条的过程中会对供求关系有所影响,如果财务人员对此没有了解,如何判断企业的某个经济业务是应该上涨还是下降呢?怎么判断门店是应该扩张还是紧缩还是保持现状呢?
以老师二手车业务的案例举例说,如果我们知悉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那么是不是在做预算时可以有一个指导方针了?
三、做预算为什么要对公司文化背景和组织架构了如指掌
企业文化和战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先导性,它确定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确立方式。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文化和战略的要求,随企业文化和战略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对文化和战略具有反作用,这些作用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另外只要处在同质文化背景下,则管理成本的计算可以依据同一规则进行推演。但在跨文化的企业中,特别是在跨国公司中,由于组织横跨诸多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规约会导致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方式,管理成本从预算角度看极有可能成为“不能观投入”。因而,要求管理者针对组织中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及所受的文化熏陶,采取适当的激励及监督约束措施,以期在管理中能具备文化的针对性,从而达到提高组织绩效、节约成本的目的。
总结以上个人见解,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很多财务人员抱怨我们辛苦编制的预算为什么不能执行落实到实务中,而我们是否有想过我们是埋头苦干还是真正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对待了预算工作。其次我们在学校学习或者日常看到的专业书籍中,全面预算都是假设在以技术与市场可行的基础上的,然而在日常中,这个假设是需要我们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共同分析是否可行,甚至财务人员的分析会更加有分量,这也是我们很多财务头疼如何作一份可行的预算的一个盲区,同样这也是提升财务部地位的一个好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多数的被抱怨的预算,真的能指导公司运营吗?我们财务人员期望自己的劳动价值被认可,那是不是应该多花些心思在工作中?我们所谓被埋没的预算如果被用来指导公司各项业务,我们不心虚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今天这一讲,财务人员要提升自己在财务工作中的高度,站在高层管理的角度去做工作,久而锻炼了企业全盘操作的经验,行业精英,这也是第一讲中徐老师提到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比CFO充当CEO更可怕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