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感谢葛教授在思享会的无私分享,也非常敬佩葛教授在财税会计领域的长期耕耘与辛勤付出!
昨晚思享会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到了财税会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结合的实战经验,受益颇多。葛教授主要把财税会计在教学领域的理论实践脱节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凭证的获取、认证/做账的程序、交易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教材的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不一致。这些内容在目前的教材体系中,确实少有体现,现有的财务会计、纳税会计、财税会计等课程基本都忽视了这一些。不过这一脱节,应该是企业内部流程的管理控制问题,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财税制度都会有一个明晰的规定,还有部分企业是内部自然形成的做法。对应这一部分实践,曾经有相关基于企业管理的财会制度设计教材涉及到,不过很遗憾,现在高校内开设财税制度设计课程的财会专业比较少。葛教授的财税会计很好的弥补了现有教材内容的欠缺之处,但要系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关于企业内部财税制度的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类是教师课堂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脱节。葛教授提到,由于教材脱离实际经验的现实,很多高校教师从高校到高校,高校教师走进企业的机会极其有限,相应地课堂讲解的内容重视理论教学也是必然的。这一方面的欠缺,确实是多方因素的结果,有实战经验没有学历的财会人才,一般来说高校不会接纳。即使高校接纳,有经验有能力的财会人员也不会屈居于高校,每月微薄的工资实在不可能留住人才。双方之间基本没有合作的切入点。这一问题的解决,现在比较有效的,可能就是snai管理员提到的,老师向历届毕业的学生提供实际资料,这也是目前很多财会老师的做法。
葛教授对于当前的财税课堂教育剖析得相当清晰,积累的财税实战经验深入全面,相信其撰写的《企业财税会计》教材,能够给更多的高校老师和学生带来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