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参加思享会了,一堆琐事。俗语云,人过35日头也偏西。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想干啥干啥了。我已经害怕看财务转型的书籍了。因为不知道我能做什么了。跟用人企业聊天聊借贷必相等,似乎没人愿意搭理我了。讲究的是谈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结构,运营效率话题了。一想到我出去还得和20多岁刚长胡子的小伙竞争一个职位,唉。
孙导师讲的真好,好在哪?不知道,因为通篇都很好。不能说,课堂上打盹,然后就再也听不懂了。但随便拎张PPT出来,相关材料都是一本甚至几本大部头。
一开始我就琢磨给我这个听后感起啥题目,然后回想昨天的听课过程。然后,“熟”这个字就蹦出来了。如果再想几个字,就只有烂熟于胸这个词了。对讲课的节奏把握,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听众心理的把握,对所有知识的统筹理解太熟练了。第五期特训营的兄弟们有福了,你们就等着被虐吧。
PPT和孙导的讲课语言基本是孙导的思考凝结。为啥说个基本二字?因为大家都是看过几本书的,这也是有的道友说老师讲的是理论的,不是实践的原因。两个小时,导师所要传达的信息很多,如果用白话文,那估计得些日子了。我当年被培训QC工具时候,两天就学了几个鱼骨图、玫瑰图,董事长还说老师讲真经呢。(弱弱的说,现在我都不知道QC是什么了。)
财务转型的前提是企业战略,CPA教材去年是500多页。风险点内部控制,这个专著很多,企业自己的制度手册也得几百页。至于全面预算、财务分析的书,咱就不提了,说起来都是泪,每年都考,还总不及格。孙导把这些串在一起,讲给我们,真的很感谢,感恩。
授之鱼不如授之予渔。随时准备着,随时能够打渔,或者换个渔场,游刃有余,岂不美哉。
马上就步入中年了,我也快熟了,熟的没有竞争力了。要是我也像孙导一样,把所有知识汇在一起,信手拈来,胸有成竹。何必那么害怕呢?唉,看书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大雾),为明日之盖浇饭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