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舒雅 于 2015-12-3 22:05 编辑
后面的分享,没听完。其实,最开始就是想听后面的。我知道,更加精彩的内容,在后半阶段。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前面大多是属于预热内容。 理论与框架,安排的都很好,甚至在做预算前的思考:未来如何做事?如何花钱?如何让员工做事?只是,这些问题,好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少会去细想。反而是在日常做财务分析的时候,分析异常情况或者可能有的情况时候反而思考会多一些、深一点。 (到后面,才知道,我想叉了……) 公司也在开展2016年的年度预算,2015年的年度预算也参与了其中。预算结果并不乐观。去分析一下,发现预算还是离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甚至有点质疑,预算是否真的能“准确”?或者说企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其预算结果会相对接近呢? 云前辈中场休息了一会儿。然后赞扬声一片。在腾迅提醒我的时候时间到了的时候,一看群里,又是赞扬声一片。 云前辈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我以前以为的公司的预算算接地气的了,算管用的了,才知道,差得远。 好的预算真的需要结合很多的要素,战略、实际情况、分析,甚至于企业所处的环境,都是一个思考点。 刚开始看到这些框架,我觉得有点唬人。太高大上了。因为做一个预算搞这么多的分析,真的能把要的预算做出来吗。或者做出来的预算真的是理想中的吗。 此期分享,给我最大的印象是:问题好多!问题真的好多呀! 有问题,是不是代表大家都听得投入吗?有问题,是不是代表大家对于云前辈的分享,都有所思考呢。我想是的,如果不投入、没思考,何来的疑问与困惑呢。不摘录各位的问题了,太多了。 不过,我自己的问题,还是要提一下: 从战略,到分析,还有关键数据差异,且需三年数据。我比较疑惑,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多久呢?还是会持续关注这些方面的变化,预算的时候,直接提取结果去综合?
我在提问的时候,还是属于前期阶段。听到后面才知道。其实,我问的这些问题,不算问题。因为,不管是战略还是分析或者关键数据的差异明细,这些都是有系统可以管控的。而我想到的难点,是因为我没有想到系统。听了这场分享,我才知道,原来还有预算系统。 而关于,三年数据,我看到有人提出疑问:三年的数据用来参考,预测性高吗? 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个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处于什么阶段,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如果是成熟期,其实业务发展与费用支出,会相对稳定,如果是前两期,数据的可比性相对较差。 三年的数据,不仅仅可以用来参考,而且还可以用来预测与观看公司的企业发展情况。可惜大多企业,做的预算,只用上一年度的参考,所以,在这里,是有所忽略的。也经得云前辈的提醒,才知道,原来可以拿三年的数据用来预测。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管是预测还是核算或是分析,财务工作,有时候都是琐碎得不要S。听了云前辈的分享,原来自己所谓做过的“预算”工作,与实际的、本质的预算工作,离得有多远。
此期分享的整体框架是: 一、如何正确理解预算管理 二、预算管理体系及计划预算模型介绍 三、预算管理关键环节说明 四、预算管理问题盘点与优化 五、互动环节 二、三、四,可谓是此期分享的重点与精华部门。我对模型是非常感兴趣。要命的是:这期分享,虽然收获很多,视野也开拓了,但有一点非常不好的是:云前辈的PPT放映好像有点问题。这个是工作人员的问题。只是非常的可惜,很多PPT看得不是很清晰。尤其是“计划预测模型”。有哪几个模块,如何组成的,根本看不清。“面预算管理之’将’”的PPT制造得也非常漂亮,可惜看起来比较费劲。
完结。整过个程,颇为顺利,只是:完美中有点小瑕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