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爷说我想做一次特训营呆料的实践分享,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觉得财务谁会在乎这些呢?她不甘心,就去问了管理员。管理员沉默以对。默爷内心是崩溃的。然后第二天,我在视野思享会会员群却发现了呆料再认识的实践思考主题分享。管理员你这么对待视野的花朵,于心何忍?
默师默爷的日子从此就开始了一路小跑的紧张,每天都能看到她不同的担心。
昨晚终于迎来期待许久的思享课。我连我看了一半的终结者创世纪都扔那暂停了。默爷,我好吧。
默爷的思路很有意思,跟她讨论问题容易各说各话,也许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我在一线做工人时候,我们做过一次最大规模的处理呆滞品。我的师傅们一边搬运那些呆滞品一边骂领导败家子,MBA了不起啊,认得图纸不?骂声不绝于耳。我当时是懵懂的,我还组装过那些呆滞品,由于存储年代久远,所以各个零件得挑着装,不然离合格品的距离太遥远了。所有呆滞品好像卖了6000元人民币。我装的呆滞品出厂价6个就卖6000元。但处理完了,库房确实宽敞漂亮,至少不会让零件把阳光遮住了。
现在我从事财务工作了。淅淅沥沥的学了点管理知识,虽然一直没做过管理岗位,但一直憧憬着做个谋事。昨天默爷讲着讲着,我就想起了这个陈年旧事。现在想来。存储成本、管理成本等等已经远远超出了那些呆滞品所能创造的价值。真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默爷很爱思考,拥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势。从我们认为正常的再正常不过的地方入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造成这样的原因可以改善吗?也就是所谓的从常识出发,质疑常识。从我认识她时候,她就一直在说,学习常识,理解常识,质疑常识。我每次听着总是一笑而过,然后就发现她讲的内容我已经跟不上思路了。她居然能想到那么内容。她观察的角度居然是那么一个角度,我以前从没注意到呢。默爷,太厉害了。
我以前也算过原材周转或者是原材耗用量,虽然不作为正式提交,但经常是作为自娱自乐看看兴致。昨天默爷提到一个在外PO概念。看到这个概念听到她的讲解,立刻觉得对啊对啊,应该算上的,这个必须得算。但为什么我自己计算参考时候没有想到这一点呢?我每月是能看到这些数据的,采购部给我的共享文件里面有这个数据的,虽然很原始未分类,但确确实实存在的。默爷的口头语又涌进了脑海中,你需要的数据其实一直都在,根本不需要额外增加什么工作量,只是你没有发现或者你没有利用而已。
默爷足矣成默师也。这次的呆料再认识时间,我个人觉得应该是看现场分享的豪华升级版吧。默爷、默师一年的学习与实践,真的很赞。
第17期思享会成本管理大PK,我观看了回放,也看了参与者写的亲身感受。然后报名参加了第三期成本管理特训营。成本管理是个大问题,也是一堆小问题组成的,甚至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常识”堆积起来的。当我看不到解决思路时候,我就会埋怨兄弟部门的任性,不顾我的死活。很少去探究为什么。默爷这个爷当之无愧。
呆料再认识的实践思考与其说是对解决呆料的探索,不如说是对公司外部大供应链和公司内部小供应链的一次整体思考。在思考中创造价值,在思考中产生有价值的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高高低低看不清,也许只因在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