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读MBA ,原来是这样的 没出过国门,身边的朋友出国也是旅游的多。对国外的教育方式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听完嘉宾的分享后,才知道在国外读书是那么辛苦有压力而又充实的一件事情。
转头一想,如果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又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含金量。我对嘉宾说的美国的学习方式,真真觉得不错。嘉宾在分享的过程中,给我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案例。而很多案例是以小组的方式来完成的,每个人都要有贡献,如果没有贡献是没有人给你面子的。说到这个小组作业的方式,我就想到了大学的一次小组作业,只是部分同学去完成作业,其他同学就是来搭便车的。
读书时期,老师、父母总是说,只要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嘉宾在美国读书期间,每天都要学习,多得时候学习的时间不会少于5个小时,加上两个小时以上的小组讨论,就是7个小时以上。可见,在美国读MBA是多么的不易,而嘉宾提到虽然感到辛苦,又觉得很值得,因为真的很充实,每天在接受挑战并感受到每天都在进步。
嘉宾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课程,我印象较深的是国际商务概论。嘉宾说老师经常到各国去,尤其是中国。说到中国的奥利奥的品种比美国还多,说到中国的发展变化。嘉宾还提到,由于中国国力日益强大,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在转变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关注着中国。
记得大学时,我们的那些教授基本上是学者型的,有些就是从学校出来后然后从教的。而嘉宾提到领导力的老师原来就是做律师的,后来觉得自己更喜欢做老师就从教了。嘉宾还提到了游戏来辅助教学,别小看这个游戏,原来这个游戏中需要运用很多的知识,没有两把刷子是完不成的。在美国创新、创业也很多,学校很多教授原来就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就会去参加创新比赛。也有很多学生也会报名参加,而这个奖金是很丰厚的。嘉宾提到,以后也许也会考虑去创业,我想这和学校的这种浓厚的氛围是分不开的。而我想说,如果有更多的实战派能去大学从教,对我们的教学必然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对嘉宾能在工作几年后,毅然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去国外求学深造的决心,只能说佩服的五体投地,除了膜拜还是膜拜。
本人是不可能有国外求学的这种经历了。叹息之余,还是鼓励自己,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只要想要学习,还是有很多渠道的。就拿这次思享会来说,就借助了网络,借助了视野论坛有了这么一次见识。能与这么多爱学习、乐于分享的嘉宾、网友们一起感受美国的MBA的教学模式,何其荣幸和快乐的一件事。
感谢esnai管理员邀请到这么好的嘉宾!感谢嘉宾在美国凌晨五点给我们做这次坦率分享!感谢、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