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坦克王和视野管理员团队的辛勤付出。
源自德国的工业4.0概念正在席卷全球,这场以机器人、物联网、自动化为基础的工业革命让人心驰神往,世界各国都想搭乘这列快车,驶向更美妙的未来。3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即将出|台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被誉为中国版的工业4.0。工业4.0作为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未来方向,必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在德国,“工业4.0”作为重塑先进制造模式的重要战略,从其最初的理念构思到目前的设计执行,工业4.0”都是以智慧工厂和智慧生产为中心,以信息物理系统(CPS)为基础,使生产设备获得智慧,使工厂实现自律的、分散式生产方式。
当前部分中国企业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利用最简单的IT技术完成记录事件、汇集数据、填制报表等工作。也有部分企业处在普及阶段,即开始采用ERP单项解决方案,通常是由人力资源、财务等单一部门主导,各个部门的信息未能对接。更多的企业是处在优化阶段,已经意识到内部信息孤岛的弊端,转而把各个部门的业务链串起来,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对称化和透明化来实现优化。下一步是整合阶段,企业在把内部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整合起来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为公司高层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再进一步是提升阶段,企业完成了内部信息的横向整合之后,转而关注信息的外部纵向整合,向上游进行供应商整合(如供应链管理SCM),向下游加强对经销商和顾客的管理(如客户关系管理CRM)。而当下进入互联网深度应用阶段的企业,则借助工业4.0、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模式和技术,追求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的变革与创新。 但中国还存在相当一批企业,它们仅处在3.0或3.0以下的水平,其瓶颈不单单只在企业内部的生产制造的信息化上。这其中可能有一个误解—以为“工业4.0”仅仅涉及制造。其实不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智慧工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的大规模柔性生产,如果不能高效对接客户端的数据,制造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也与“工业4.0”的理念背道而驰。但其中同样有机遇,透过欧洲工业4.0发展出来的技术,我们相信也会被运用在中国的制造业。
而中国制造业的工业4.0目前拍切要做的是三化合一,就是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这三化也会驱动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几年中国大陆在工业4.0方面的发展,不管是自动生产、自动搬运、自动存储,还是自动设施方面,都会给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不错的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