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i亦心ii 于 2017-2-15 01:29 编辑
选择这本书,一方面因为自己本身工作涉及税务,另一方面蓝敏老师是税务特训营的导师之一,实务经验丰富,我也一直关注“蓝敏说税”的公众号,收益颇多。 蓝导一直教我们,以规则的态度全面理解税务架构,“规则”二字,也一直贯穿了这本书和蓝导其他的文章。“你不理税,税要理你”,税务风险都是躲在暗处的,等它找你上门,麻烦就突如其来了。合格的经营者,不但要具备经营的思维,还必须具备纳税的思维,财税专业人员更是如此。 这本书主要是写给管理者看的,虽然管理者从不会去实际操作税务实务,但是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跟税务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蓝导书中举了80年代张瑞敏厂长怒砸砸冰箱的例子,很有趣。当时的税收环境非常单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今天哪位老总重演这一幕,会计可能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 “老板把冰箱砸了,我该如何入账?该如何缴税?怎么跟税务局交代?是否视同销售?是否要进项转出?是费用还是损失?费用的话属于职工教育费用还是质量管理费用?抑或是市场炒作费用?是损失的话,属于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如何向税务局报损?” 读到这里,我简直要笑喷了。对,这本书就是这样,不是专业条文的解读,而是用一个又一个简单、典型的例子引导管理者重视税务意识和税务思维。那是不是财务税务人员就不用看这本书了?问自己两个问题,然后自做决断。“什么是税务意识和税务思维,自己有没有?”“什么是规则,如何利用规则处理税务问题?” 我觉得这本书的精华在第一篇——“观念篇”,在我们不断地学习、考专业证书更新专业知识的时候,我们时常会感叹:考试理论知识跟实务操作有很大差距。出现这一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学习了专业知识,并没有及时改变观念。税收法规随着经济活动的改变也在不断地更新着,税务人的专业知识永远学不完,唯有正确合理的观念能指引着我们做事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它是前进的方向、是行动的指引。作为管理者,更为如此。细读第一篇让管理者了解税务风险、正视企业税务行为,能推动公司合规经营、良性发展。 很羡慕蓝导能够把税务规则理解得如此透彻,并且能够结合实务,更厉害的是还能将这些知识形成教学案例传播给更多税务同仁。我想能做到这一点,一定离不开对税务持续的热情和学习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个财务菜鸟,未来的方向还未完全确定,但是在职业生涯初期就能接触到这些大牛的书,给了我们方向的指引。人总有惰性,学习是一件需要自律的事情,真的要感谢视野知行社的伙伴还有机工出版社的老师,他们给知行社成员提供了资源,倒逼我们成长,这是一个非常赞的平台,希望更多优秀的伙伴能够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