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值: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实务与技巧
担心出差收不到书,还好出差的前天晚上收到,在此特别感谢视野知行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辛苦付出,才让我及时收到了这本好书(还在朋友圈炫耀了一番)。动车上五六个小时,看了三个多小时,看了一大半,要不是到站了真想一口气读完,出差期间把整本书看完了,而后又对重点部分认真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本人也是刚开始接触内审工作,本书内容看的我连连点头。这本书的实操性对我这种小白太有指导意义了。自己还做了个读书笔记,平时不爱做笔记,但遇到好书但自己需要消化的就会认真的记录和总结。我个人看法很肤浅,判定一本书是否是好书就看他对我是否有用。当然有用这词每个人理解不同。因为这本书对我工作有用,所以我认为他是好书,就是这么简单。
审计真的很难懂,专业性太强,专业词语太多。选择这本书就是想让自己去学习前辈们的经验,为我所用,毕竟知识转换为实际能力需要很长的一段路。
当我们讲审计时绝大多数人都是指外部审计,也就是事务所审计。审计包括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是对外负责,投资者、政府部门等。内部审计是对自己公司内部管理者负责,由于两者的服务群体不同也就决定他们的审计方法不同。但又都是审计,所以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外审就是雪穂,内审就是桐原亮司。他们共生,但外审比内审光鲜亮丽多了。
作者的总结能力超强,专业性的词语总是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因为我把他定位为工具书,所以实用性(有用)对我才是最重要的。
前三章主要阐述了内审的概念以及作业的过程,就如作者自己所说这三章确实是本书的重点和精华。所以也是我看了最认真最多的部分。作者的本章精粹都是贴心,怕我们看不懂,直接把重点划出来,所以我建议先读最后的本章精粹,再详细分读。内控就是事前控制,风控就是事中控制,内审则是事后控制。如何撰写审计报告,5要素:条理要清晰、归类要合理、分析要详尽、表达要简明、建议要可行。经济越发展,内审越重要;内审经营,一将难求。 第四章主要讲了24个内部审计方案,简直就是模板,套上公司,稍微修修改改就可以用了,不过一个老公司要想推行一项新的制度是非常困难的,方案很好,怎么具体实施又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方案是死的,管理是活的,要用活的管理指导死的方案。
最后几章介绍了内审的技术方法和实用技巧。内审怎么审可大有学问,同样一件事采用分析方法不同可能结论就不同,灵活运用分析方法和技巧可以让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一大堆材料却无从下手,无法开展有效的工作。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要去搜集相关材料。方法很多就看自己能不能想到并且正确运用。
再次感谢视野知行社管理员和助教的辛苦付出。也感谢工业出版社的慷慨赞助。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