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ngyunchun 于 2016-12-6 12:09 编辑
内查外调多方合力揭谜团,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办铁案 ——《税务稽查案例精选》读后感 云中行者 感谢中国市场出版社提供的赠书福利,有幸参加了中国会计视野网知行社发起的第一次赠书读书活动,本次活动共提供了四本精选书目(《金融求职宝典——玩转金融业的正确姿势》、《一本真账搞定财税365》、《营改增的大时代II》、《税务稽查案例精选》)。随着我国“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全面推广和我国金税三期税务征管系统在全国范围的应用,税务稽查的深入开展将成为未来企业税收征管的一种常态,作为一名企业财务管理者,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由第二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税务稽查班的学员编写的税务稽查案例分析系列丛书--《税务稽查案例精选》作为本次阅读书目。全书精选了25个真实案例,涉及不同行业(玻璃制造业、服装制造业、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光伏矿产煤炭等能源行业、网络科技公司、基金管理金融行业、电信行业、医药行业、贸易公司、传媒行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行业、培训教育行业、国际贸易等)、不同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消费税、资源税等)、不同业务(发票管理、股权转让、金融信托、连锁经营、海外业务、出口退税等)、不同来源,再现税务稽查全过程,着力解密税务稽查思路、技巧和方法,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受益匪浅。 一、查前分析,明确检查方向,提前制定预案。
1.区分不同案情来源(举报核实、专项检查、自查辅导、协查等),结合案件性质与业务复杂程度,抽调合适人员(必要时,可以借助专家或专业人士)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项目化分工协作,统一领导、集中精力、集中办公、集体决策。 2.了解行业信息和宏观政策,结合行业特点,分析行业的涉税风险点和难点,明确检查方向和切入点。 3.查询工商登记信息,提前了解企业信息和社会背景、关键管理人员的从业经历与社会背景,提前踩点核实具体的办公场所,关键设备和资料可能的存放地点,仓库具体位置和周边情况等,提前制定行动预案。 4.查询金税征税信息系统,利用现有征管信息数据库,提前梳理涉税数据,寻找涉税疑点和突破口。 5.提前准备涉税文书和税收政策,以备现场应对。 6.利用基层管辖便利,以日常例行了解情况为由,约谈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人员,侧面了解情况,完善稽查预案。 二、内查外调,寻找蛛丝马迹,拨开谜团还原事件真相。 1.突击检查,控制关键人员(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信息管理员等)和关键设备(公司电脑服务器、金税开票设备、收银POS机、U盘、财务管理软件、业务管理软件、电子文档、账册、合同及现场其他纸质资料)。 2.走访供应商、客户、开户银行、关联单位、监管机构和协会、第三方中介、公司仓库及车间生产现场等,实地查看并访谈了解核实具体情况。 3.内外资料整理对比、分析、甄别,必要时可借助信息化手段(超级数据恢复软件、解密工具、中普软件采集工具、行业数据库等),核实疑点和寻找案件突破口,还原事件真相。 三、法理分析,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理顺完整证据链。 1.根据案件进展,寻找有效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从案件的涉税税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征税范围、征管权限、适用税率、税收优惠、国际税收协定等,逐项进行法理分析。 2.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从资料来源、取证合法性、证据链的完整性、证据的逻辑性等方面,逐项梳理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3.必要时,上报请示国家税务总局等权威部门。 四、充分沟通,有理有据规范执法,服务企业话共赢。 1.稽查过程根据案件进展需要,约谈询问关键人员,制作笔录固定证据。 2.根据案件进展,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案件具体情况,必要时请求协调外部资源支持(公安侦查、海关等)。 3.结案前,关键事项与被稽查对象进一步核实求证,双方充分沟通交流。 4.制作稽查案件处理通知书,按法定程序,告知已查实的涉税事实,拟处理的法律依据,拟定的处理处罚决定和听证与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权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