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继续接听后随感1说下去,为何服务于资本市场的财会圈人看重会计抑或更准确的说要倚重会计准则哪?概因这个是目前人家挣钱的饭碗。这到合了某位会计教授意思:会计准则成了某些人手中的化妆术,有了这个可以让丑媳妇(上市不合规企业)去见婆婆(证监会)。有了融资这个资本市场的需求,还有一众丑女,何愁不发财?这个到底是会计或者会计准则的幸事还是憾事?
正如这位会计教授所言:玩转会计准则只是锦上添花。想来说的是化妆术只能取悦一时,而非一世,打铁还须自身硬。另外,会计准则对于“会计”而言可谓圣经,然而“会计”终究不过是对赚钱过程的结果展示,而非对结果的实质影响,对于实业来说,安身立命的还是管理,对于财会行当来说的就是前面的“财务”。因为不能赚钱,没有价值创造的企业是活不下去的,而企业只有创造价值的手段,没有对于手段的分析、方向的规划、项目的决策、全程的控制这些可测量作业活动,是不可能基业长青的。
听后随感1刚出,就有网友大不以为然:
1、大部分企业财会人士的本职是“会计”,而本职没做好的还大有人在
2、在企业中财务的后勤地位(地位低下),决定了其在和其他部门博弈中难有作为
3、所谓的“财务”活动,财务参与者可能沦为高层争权夺利的工具
4、现在中小企业众多,生存重压之下何谈“财务”
不用回避,这些确实是很多企业的真实写照。
但是,我们能因为“人总归要死”的这个真相,而等着无所事事吗?相信不会!
不错,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说,对于企业中的财会从业者来说,逻辑是一样的。
假如明知企业上述这样的现状,未来只有死路一条,我们能等死吗?企业必须要发挥财务新使命----参与到价值创造过程中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所谓的会计本职追求---------结果的展示。
对于传统会计从业者也是死路一条,这里财会从业者的生死是职场意义的生死,对于现实中传统会计的地位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账房先生,算账的、发工资的,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财务部门干的就是这些事情,反正和赚钱无关,所以归入后勤理所当然。然而,就是这样的工作,在未来也可能不保,因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来了,人员大大减少,随着AI的发展,这样的会计职能更会被机器人替代。职场道路会越来越窄,直至死掉。
危言耸听?但愿吧!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