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7512|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反馈] 此转型非彼转型:第40期思享会听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22:5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久没有参加思享会了,这次是由于要构思一个管理会计对财务转型的作用的课程,所以来听孙老师关于财务转型的分享。关于财务转型我并不陌生,以前在做咨询顾问期间常和客户宣贯或交流财务转型的理念,不过仅限于理念框架,对企业如何推动方案落地最终实现财务转型没有任何经验,甚至,由于之前服务的本土企业客户管理成熟度和职员素质太低,让我们做为乙方顾问对如何设计财务转型的具体方案无从下手。所以,我一直很想了解:一个企业如果在传统的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方面规范化管理了以后,该做些什么事才能让财务部门从管家型的后勤部门转型为价值创造型的服务部门?

带着问题和期待听了昨晚孙老师的分享,不过听完后才发现,孙老师分享的财务转型的实践与我之前想要了解的还有差距,此转型并非彼转型。昨晚分享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价值链业务活动的“管理矩阵”,有些网友在群里说听着比较理论化,甚至有网友表示没听懂,我倒是觉得这个管理矩阵孙老师讲的是很实践层面的,都是以具体的业务活动来举例。这些管理矩阵的例子都反映了财务如何参与到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事前和事中控制,而不是传统财务的事后记账核算。

但是,为什么我说此转型不是彼转型呢?是因为我认为这次孙老师分享的管理矩阵更适合定义为业务财务一体化,而做为推动财务转型的工具,它只是财务转型大背景中的其中一个点,而我理解的财务转型是一个面。首先,财务转型的概念由来已久,这里我只引用普华永道《首席财务官——公司未来的建筑师》里2000年对300家世界性跨国企业的调查,可以将财务转型定义为:企业的CFO和财务职能需要从以交易处理和管理控制为重点转型为以决策支持和全球战略发展为重点,财务转型的目标是使所有财务职能活动中,决策支持、管理控制、交易处理(即会计核算)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18%27%55%转变为50%20%30%。我想在我国多数企业中,这三者的比例中,交易处理的占比恐怕比55%还要高很多,在我以前服务和调研的民企客户中交易处理几乎占到了80%。另外,财务转型的结果是要缔造世界级的财务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四个方面:

1、基础架构:统一的会计科目、信息系统、财务流程、财务制度
2、绩效管理:战略制定、计划、预算与预测、决策建模与模拟、多维度盈利分析、合并报告
3、运营管理:交易处理、财务基础信息管理、流程持续优化
4、风险管理:财务风险与非财务风险的预警和评估

这样看,孙老师这次分享的管理矩阵其实是为提高绩效管理这项财务能力准备的,但并没有涉及其他三项能力,事实上,多数需要财务转型的企业是这四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没错,财务转型是必需基于会计核算水平规范到一定程度,但实际上许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仅仅是满足了合规的要求,但是会计核算这个职能仍没有创造价值,这价值体现在从制单到报告的完整会计流程的高效率和质量,比如,为什么跨国集团能实现3-5天结账而很多本土企业达不到?这高效率和质量就可以通过共享服务、外包非核心流程、用质量管理技术进行持续流程优化等工具来实现,这些都和管理矩阵一样是推动财务转型的工具。

所以,依照这个四方面财务能力框架,我认为财务转型不仅仅是依靠管理矩阵参与业务流程全过程、实现业财联合,而是对整个财务组织与职能模块的重构,评估现在企业的财务职能活动中缺少哪个职能,或者哪个职能做得不够,比如要达到世界级财务能力框架中的绩效管理,这个公司财务部就得做预算和预测的工作(而且这包括牵头推动所有业务部门做经营预算与预测),可是我们很多本土企业这个职能是缺失的,再比如财务能力中的风险管理,需要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职能有专业能力运用金融工具做好外汇和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对冲,可是很多企业的资金管理科大部分工作都停留在日常收付款和往来票据的银行结算。显然这些企业财务组织中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的职能就是缺失或不够的。财务转型就是找到这些缺失和不够的职能模块,然后建立起来或改进。

OK,这就是我在以前做咨询顾问时采用的财务转型方法论,但是限于乙方顾问的角色,对大部分客户的服务都只停留在财务职能和财务能力的诊断,或者是对其财务组织与职能架构的重构,最多再为客户规划一个转型实施路线图,比如分哪几个阶段,先改进或建立哪个职能模块,再做哪个模块。至于后续每个模块的推进与实施,由于通常要耗时好几年,所以一般企业都不会聘请咨询公司的顾问全程跟进,最多只是涉及其中某个模块(比如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流程优化或盈利分析建模)时才请顾问,有时在访谈了解以后怎么看都觉得客户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把那个模块放在财务转型大背景中考虑方案的设计。更何况,财务组织转型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财务人员个人的能力差距,如何平衡人心、培训成本、裁员带来的士气影响,这实在不是我们做乙方能搀和的。

所以,如何用系统观全方位推进实现财务转型,这是我一直都想从企业有财务转型经验的财务总监或高级经理们那里学习的。看来没有借这次的思享会达到这个目的,希望未来视野能找到有这样经验的牛人分享吧。


以上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也欢迎此次参会的网友讨论交流观点。






沙发 2楼
发表于 2016-2-27 00:5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高,实在是高!
藤椅 3楼
发表于 2016-2-27 12:46:23 | 只看该作者
仔细阅读了楼上两位高手的观点阐述,真是过瘾,高手的论战非同一般。
里面有些理解的差异管理员是可以解释的,一位是第一次做思享会的嘉宾,倾情奉献,一位是被主题吸引来,参加的次数也不多。

1、本期思享会是今年第二次的【专家经验】,我们定位为结合案例的思维和理念的分享,在2个小时内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配以适当的案例,目的是开拓视野,参加者关心哪个方面再去哪个方面寻找资料和努力学习。从参加者的调查反馈看,评价位于历届40期活动的前五名。

2、思享会的定位就是交流和启发,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关注点有所差异,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来相互弥补学习,有用的部分拿来为我所用,就达到活动举办的目的了;有时候同一主题会举办连续的三四次活动,就是希望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毕竟每个人只擅长自己的一方面,这也是局限所在。

3、难得一见高手的剖析与解读,期待两位更精彩的观点,一个从外部往内部看,一个从内部往内部和外部看,立足点不同决定了思考的侧重点差异,如果加上具体管理环境,差异就更大了。正因为有差异才有讨论的价值,期待理性探讨,选择吸收。
板凳 4楼
发表于 2016-2-27 13:04: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专注于专业,我从来不抹稀泥,各自表达清楚观点挺好。只要没有人参公鸡,没任何事情。
报纸 5楼
发表于 2016-2-27 13:48:51 | 只看该作者
近来在看孤独九剑,这次看到高手论剑,真是痛快。人人皆为师,互动才有创造价值。案例支撑论点,论点引导案例,
地板 6楼
发表于 2016-2-27 15:26:55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辩论啊,两位大师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清晰透彻{:biggrin:}
7
发表于 2016-2-27 16:09:43 | 只看该作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如何融合呢?
8
发表于 2016-2-27 16:46:4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得出一个结论,都是相关领域杰出的人才。{:lol:}{:lol:}
9
发表于 2016-2-27 17:08: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概念性解释的内容,如果非要说成高山仰止,那好戏没开锣就结束了。专业讨论太少了,百花齐放何时见?版面也冷清太久
10
发表于 2016-2-27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华山论剑额,观点各有千秋额,为我等科普了一把,思享会时间很短,不能深入讲解和分享,想来也是各位小主比较头痛的事情,不能将自己的领域和所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小主惆怅的事,所谓好花好景,也得配上妩媚的阳光或是迷人的月色才好,各位小主,可以选择时机,再来思享会,给我等谈经论道是极好的,我等一定恭候二位额,最好多分享几期,我们会为各位小主焚香摆案,意下如何啊
11
发表于 2016-2-28 09:48:34 | 只看该作者
无忧草 发表于 2016-2-27 22:46
华山论剑额,观点各有千秋额,为我等科普了一把,思享会时间很短,不能深入讲解和分享,想来也是 ...

遵懿旨
12
发表于 2016-2-28 10:34:4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米粒姐姐的这一句“职能架构”重建,是的,现有会计岗位和财务岗位职能实施存在于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职能实施未流程化,这样让财务或会计只是一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通过职能重建使职能流程化就大不一样,这个时候其他部门是需要依赖财务部门专业知识的,它是求着财务部支招而不是财务部求他快走……最典型梨子:各部门成本管理遇到问题,于是赶紧请成本管理者全程参与和提供顾问,请成本管理人参与,这是标准流程做法而不是一个单方面改善提议。财务转型目标必定是:如何帮助公司每一个成员(部门)价值最大化,只有每个成员价值最大化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27:09 | 只看该作者
SUNYany 发表于 2016-2-27 10:52
我感觉你是咨询顾问,不是实施顾问。如果我做咨询,我也会如此解释理念和产品。可,看你的表述,你在实施过 ...

如果我这篇帖给孙老师带来不快,我在此向您道歉。的确我还没有去读您在群里分享的那几个文档,这篇帖子仅就听晚上那一个多小时视频的感受而得,所以叫“听后感”不叫读后感,就您的视频分享的内容篇幅而言,确实管理矩阵是核心内容,也是让大家最有印象的,这从大家后面的发言和写的听后感里都已体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只关注这点。我会再去读您上传的那些文档,如有问题再与您交流。

的确我过去做咨询顾问是与企业管理者的视角不同,或许这是造成我本次分享(包括以前从别的渠道听企业里的人分享经验)总是没达到预期的重要原因,两者的工作交付成果不同因而思维和技能特点也不同,各有所长短,对方有比顾问强的地方也有不如顾问的地方,我本身在做顾问之前也在企业工作过很多年,对这些不同是有切身体会的。您说的对,不能用教学的方法管理企业,不能用做学术的方法做咨询,我想要求企业实践的人在知识体系、理念和具体实施工具方面都达到一种系统性是要求太高了,我以后会调整自己的预期。

至于你说的我帖中提到的甲方企业人员素质低的问题,我没有描述清楚我回想到的那些客户人员的具体表现,事实上那根本不是财务转型项目实施碰到的,不涉及到您说的“不能按你的设想实施项目”,而是别的咨询项目,只是就财务转型规划阶段对基层财务人员做的一系列访谈和财会工作文档审阅后得到的结论,而且是针对他们在某些日常工作中基本的会计技能水平都不达标的问题,所以请您不要在不了解具体情况时主观臆测。至于您从变革与裁员的关系就猜我没做过国企CFO,确实我没做过CFO,但我觉得您都有点扯远了,一千个企业的CFO就有一千种做决策的考量,我权当这只是您看了我的帖子不快情绪的宣泄吧。

无论怎样,还是感谢您本次思享会的精心准备和分享,谢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39:04 | 只看该作者
视野思享会 发表于 2016-2-27 12:46
仔细阅读了楼上两位高手的观点阐述,真是过瘾,高手的论战非同一般。
里面有些理解的差异管理员是可以解释 ...

我没有否认孙老师为本次分享做的精心准备,我想可能只是甲乙方对财务转型这个话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论所致,毕竟财务转型不是我在企业工作时遇到的,而是在做咨询顾问阶段才遇到的,所以与会计核算、成本管理等财务领域相比,财务转型这个领域我没有任何企业实践的经验。

如果不说财务转型,单就孙老师这次分享的管理矩阵,我还是有收获的,当然我把它看做是从财务角度做业务流程再造的一个工具,因为它整合了执行控制层面的部门责任、绩效和资源到价值链活动里。我以前也从其他客户那里看过一些业务流程管理的创新实践,虽然某些理念我不认可,但还是挺长见识。所以,如果不从实用角度去预期,那么帮助大家实现多长见识扩展视野的预期,便是思享会的作用。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41:11 | 只看该作者
九天f 发表于 2016-2-27 16:09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如何融合呢?

不解,何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44:21 | 只看该作者
sspeed 发表于 2016-2-27 17:08
概念性解释的内容,如果非要说成高山仰止,那好戏没开锣就结束了。专业讨论太少了,百花齐放何时见?版面也 ...

呵呵,要是冷清能避免与帖者的不快营造版面和谐,也不是什么坏事

说实话,我看了回帖有点后悔发这个帖子。进入视野有几年了,现在已不象最初热衷与人一争短长,各取所需自己开心就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45:38 | 只看该作者
无忧草 发表于 2016-2-27 22:46
华山论剑额,观点各有千秋额,为我等科普了一把,思享会时间很短,不能深入讲解和分享,想来也是 ...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46:32 | 只看该作者
阿默 发表于 2016-2-28 10:34
支持米粒姐姐的这一句“职能架构”重建,是的,现有会计岗位和财务岗位职能实施存在于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职 ...

阿默也参加了这期吗?似乎没看到你发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48:25 | 只看该作者
shuangertwins 发表于 2016-2-27 13:48
近来在看孤独九剑,这次看到高手论剑,真是痛快。人人皆为师,互动才有创造价值。案例支撑论点, ...

孤独九剑?不是独孤吗?
我下次争取只怀孤独,不亮九剑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8:49:35 | 只看该作者
庄双彦 发表于 2016-2-27 15:26
精彩的辩论啊,两位大师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清晰透彻

三期特训营学员,你好,又见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 沪ICP备05013522号-2 )

GMT+8, 2025-4-28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