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在路上的简单 于 2015-12-6 21:36 编辑
35期 预算管理 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梦
在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预算这个概念,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正确认识和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感觉这个很接地气,对于公司以及对于个人的话,都有很好的价值体现。后来上班,一直处于一家民企,公司没有涉及到这个预算,一直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观。
在35期视野分享活动中,云前辈主要围绕着一、如何正确理解预算管理,二、预算管理体系及计划预算模型介绍,三、预算管理关键环节说明,四、预算管理问题盘点与优化,五、互动环节。篇幅的重点是在二三四,但是个人观点精华却在后面的提问中。并不是说二三四不好,只是觉得相比之下,后面的提问更为精彩。二三四侧重于理论以及云前辈自己的工作经验的结合非常的给力。听了这个课程之后,开始了我的预算的美梦之旅。想着各种预算前的前奏,为什么要做预算?怎么做预算?预算的结果会怎么样?突然想到了WHY WHAT HOW黄金理论。是的,我们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想达到的程度,收获什么样的结果都是我们要预期的。小白就脑补了下,去找我家亲戚来帮忙度娘。下面,我和度娘可以愉快的聊天了,我在度娘的手上写了“企业年度预算的制定流程和重点”,我的消息并没有石沉大海,而是出来了很多像我们最近都很喜欢吃的火锅,里面出现了各种丸子蔬菜,等着你自己一个一个的发掘。我淘到了这个宝贝,方法/步骤是:1、预算的是意识,确实企业如不做预算,再好的企业也会垮台,完全失控,很被动的来面对这些问题。2、预算的是导向。企业做预算,站在企业发展层面讲,就是在做战略导向。单纯地站在生产角度带着生产型指标做预算容易,但站在企业层面角度,做生产型指标,就需要站在企业发展全局的角度。因此,无论是中心还是部门做预算,目的考虑清楚做预算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做导向。 如何分析导向?取决于三点:第一看自身发展现状,看企业未来两三年的发展战略;第二是看行业大环境。例如:原材料行情有变,相应带动销售市场的变化。它的变化,代表了产品结构要调整,不调整,将打乱你的企业机构,是占主导作用,销售市场整个调整,才决定预算的整个调整,关系到预算的变动。如果资本结构跟不上,完成比例可能会下降,调整范围也不大。因此,企业要根据原材料行情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第三是看其他环节,诸如:企业的研发,生产,以及新增项目、经营结构等。对企业来说,搞经营不把经营结构搞清楚,做方向就如同缘木求鱼。另外,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策略有别,不宜轻易拿自己找对手比,情况不同,没可比性。3、预算的是年度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规划体系的进一步细分与落地,就是企业年度战略目标的体现。举例说,第一年投入期,投入多少?第二年持平增长期,增长多少?第三年快速增长期,增长多少?依据是什么? A企业是一家劳动密集性的生产型加工企业,从内勤到生产一线,企业员工一两千号人,规模上也是上十亿元的企业,且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年终企业在召集几大部门做预算时,正是因为整体战略发展体系不够清晰,导致企业年度战略目标制订上出现了偏颇,预算下来,企业忙活一年到头利润是负数,如同数千人一起辛辛苦苦忙到头,到头来竟是白忙活了一场。而且当中预算会开了一场又一场,互相推诿、指责。然而,细究不难发现,关键还在于未能制订一个清晰的年度战略目标。4、跳出圈子做预算。这当中包括三层含义,即是:跳出企业做预算;跳出部门做预算;跳出中心做预算。进一步说,做企业整体预算,就要站在行业高度和战略高度层面;做部门预算,就要站在中心角度;做中心预算,就要站在企业层面。年度预算,跳出圈子来做预算,一年要比一年规范化,避免单纯站在各自中心角度来做预算,要站在企业整体经营方向、全局意识上来做。5、先确定目标,再做预算。各中心、部门做预算之前,必须做到生产指标、销售指标、利润指标的明朗化、清晰化,这是做好预算的三个大前提。同时,无论中心海事部门做预算,除结合自身新一年度需求及资源匹配程度做预算外,还要结合中心、企业发展角度等因素,才使得自身预算更趋于合理。 更为关键的是,每次做预算,拉出三年前的增幅或下降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一目了然;避免出现闷头坐、闭门造车的现象出现,从而使得做出的指标更具可行性;高层定方向性指标,增长率多少,预算上,某项预算占总体多少?增幅还是下滑?至少让高层领导一目了然,即便决策,因为有了各项增长或降低的比率等关键要素,也轻易可行。确定是否目标吻合企业发展实际,否则,目标可变或不稳定下做预算,本末倒置,只会做太多的无用功。6、先确定发展基调再做预算。对企业而言,每年发展阶段目标不一,发展态势有别。产能扩大,是为企业创造效益而扩展;市场扩大,是为企业创造效益而扩展;人力结构扩大,是为了企业创造效益而扩展。每个阶段,企业发展各有侧重。因此,相应在预算制订上也有差异。如果确定新一年度为企业的基建扩展年或市场拓展年,这即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不仅将用于市场与基建上,还将会出现资金缺口,需要再融资,以满足企业的快速扩展需要。倘若企业新一年度为市场收效年,这即意味着公司的投入成本缩减,利润成本上升。无论企业利润正负,都要让企业高层意识到正负的原因及增幅或降幅的比例及投入与产出的周期。 瞬间小白觉得还是继续白,因为小白觉得看这么多,还是比较空,渴望结合实际来好好的干一场圆这个空白的美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