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uangertwins 于 2015-5-30 23:52 编辑
23期活动老师讲的内部控制的建设,内部控制建设题真心很大,虽说全程参加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但感觉真正建设到位并能落地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近来一直阅读有关胡雪岩的书,虽然书写得很乱,基本能看明白作者想要说的胡雪岩的为人,业绩,结合老师的内部控制讲解,也简单聊聊。
胡雪岩,一代奇商,也是中国唯一一位受封,带红顶,披黄马褂的商人,他从一放羊娃,一个钱庄跑腿的业务员,白手起家,借财借力,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短时间内发展为有钱庄、药铺,物流、生丝、房产等产业的商业霸主,到最后因囤丝与洋人抗衡,亏损惨重,又因诸多因素,钱庄倒闭,落大的产业,顷刻瓦解,千金散进。他的成与败,得与失,也是后来的企业管理借鉴的。
从内部控制分析,商业帝国的形成,一建立很好的企业文化,他诚信为本,遵守商业竞争规则,真不二价,力行“戒欺”比如在没有存单,没有人证,也就是没有任何凭据基本上,钱庄按约定支付出罗尚德(已战死)的存款及利息,(不由吐槽一下当今的银行,取钱时,因身份证丢失,凭银行卡,密码,户口本,行驶证等都没有取到款,证明不了我就是我。)他识人,用人,以德义为标准,知人善用,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他正义仗义,也带动了一些正气。二、控制经营活动,要求“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修,一丝不苟,制,精益求精”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精工细作,严把产品质量关,他烧毁了误买入的虎骨,宁愿损失也不参假。三、授权管理,多产业全靠他一人是行不通的,他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各层级授权进行管理,钱庄,典当行都有各层级的管理与控制。四、风险评估,在每项业务决策前,他都先了解项目的状况,无论是对王有龄的捐助、钱庄、药社,典当行的设立还是与洋人的生意,他均能先了解,再评估风险,纵观全局,三思而后行,想出最合适的应对方案。五:信息与交流,他广结人脉,全方位打听,及时掌握信息,化被动为主动,对他的决策起到很大作用。
同样,帝国的存在及官场的肯定,使得晚年的胡雪岩有点刚愎自用,利益的不均衡,用人也有所偏差,为经营管理留下漏洞。在与洋人的生丝竞争中,没有集众人智慧,自我决策,大量囤积生丝,没能预测到外部政策与经济风险,最终失去应对风险的能力;再有偏信枕边风,对钱庄的盈亏失去监控,资金链断裂,加上夹入官员的争斗上,后台柱又不能再利用,帝国大厦倒下也不是偶然的。
正如老师所讲,企业战略是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源头,没有正确的战略,就谈不上管理与控制,正确的战略,结合严谨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才能进一步发展。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