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控无小事
----参与《内控审计思享会》反馈
今天在分享会上发言,都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先是主持思成兄,没想到声音还真“小鲜肉”,思成兄在论坛写了不少东西,写得很有深度,上次整理的重组制度就很完整,网上我们也交流过。第二位是分享者待兔者,可能要今晚要分享,稍有压力,所以晚饭没有吃饱。第三位出场是论坛版主小职员,当然领导是最后出场。
混迹在视野论坛里的注册会计师还真不少,每次这样活动都能激起我学习的兴趣,激起我要向三位老师、三位同行、三位年轻的后生学习。
待兔者今天的分享首先从内控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及上市公司实施等三个文件开始,介绍了内控评价报告、内控审计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应该对此有所了解,但了解不多,虽然也在事务所工作,但还没出具内控审计报告,但实务当中需求还是有的,当然由于收费比较难,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所以业务并没有开展,只是偶尔对一些企业提出点建议。在转型的当今,可能中小事务所开展此类业务还是有一定市场,今天上午去一公司,他们就提出要求我们对企业的内部了流程进行规范,因为在前几个月,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账实不符、报销不及时、职工暂借款金额很大等等,甚至已出现了侵占公司财产现象。接下去可能需要化一定时间,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梳理,然后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议,有的可能要形成公司内部制度。所以待兔者说的“内控审计是过程,财报审计的结果”是很有道理的。其次待兔者老师分析的内控审计意见与财报审计的关联关系,也很有说服力,一般而言,内控不好最终企业的效益。待兔者对上市公司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分析出资金活动、担保、授信三大方面重点,应该说现在很多企业破产的原因并非是经营活动,更多资金活动以及担保。待兔者提的判断关联方、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法这一改善内控步骤,也是内控规范的提炼。厦门航空的案例、垃圾筒的案例,以及小职员版主的案例,都让我觉得只要学好的内控理论,并在实际工作做有心人,必然会在实务中发现内控薄弱点,同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找到可能的解决办法。最后待兔者老师的两个思考,提醒我们以后工作要避免大而全,要看得见摸得着,责任明确,管住管得好。
2016年6月15日随记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