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财务经理能力特训营二期报道之一----财务规范化解读
财务经理这个岗位,究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
这个话题,从一些调查来看,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企业财务专业岗位内部转换边干边摸索 2、看着财务前辈做法,学习成长起来3、事务所跳到企业,自学成才 4、师傅带教 5、参加外部机构一些短期培训
.
从上述调查来看,财务经理成长的方式是多样的,很多的是看个人所处在的环境。有些亲历者认为,财务经理岗位除了财务专业技能,更多的还需要平台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对此,我也十分赞同,因为财务的每一个阶段,要求是有分别的,对于一个有志向的财务经理需要重点关注的也许并非是书本和一般的知识框架,而是成功践行者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会计视野网对此作出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开了2期财务经理能力特训营,从学员的反响来看,比较认可。
在此,对于特训营二期陈导师的财务规范化主题做一介绍,并试着做一些个人解读,由于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坛友和导师批评指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视野活动的追求。
陈导师的财务规范化主题框架
财务规范化的意义:
1、 经营环境的复杂---跨地区、多元化、二代接班造成信息多、杂,决策压力大
2、 资本结构的多元化---上市的要求
3、 决策的理性化---管理决策信息的复杂多变,更需要冷静客观的财务视野的观点表达
财务规范化的实施思路:
1、 修路---标准制定,保证信息的沟通有效
2、 红绿灯---风险管控和评估性工作,红灯停,绿灯行
3、 违章探头---在重大和关键项目的主要节点设置探头,发现明显的错误
目标:风险与经营回报的良好平衡
财务规范化中上层认识
1、 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2、 财务核算体系的建立-------1-3的责任主体是谁?老板+财务总监是主要责任
3、 内控规范
财务规范对象
1、 票据流---业务中产生的内外部单据
2、 资金流---外部—内部—外部
3、 实物流---生产经营中物的流转
4、 信息流---数据的生成与传递
财务规范化对上述对象的要求是可以相互印证
财务规范的成果
1、 业务行为的约束---合作对象能否具有实质背书能力,而不是业务形式上的完成
---合作中,对方对于我们自己的业务行为产生什么约束
2、 内外报告体系---要体现出输出决策价值
财务规范中注意点
1、 制度谁来制定和解释-----外来和尚在财务基础薄弱时,第三方介入为好
2、 财务角色---老板的理解者、支持者、辅助者
3、 老板声音:财务数据错了---先确认数据收集录入的问题,再说明财务与业务差异原因
财务数据太慢了---财务要静态和动态报表结合
上述导师的论述,是从践行者角度来说明的,这个观点本人也比较认同。这个和前面关于财务经理培养的重点关注点不谋而合。
导师在讲解过程中,对于上述框架都有具体阐述,有些点也比较详细,这个只有自己去听,才有自己的感悟,下面我只是就我个人听后的感悟,对导师的框架进行解读,中间的观点有些是导师和自己混杂在一起的,下面就不一一说明了。
一、对于导师提到的财务规范的意义,我理解为是财务说服老板的理由。现在资本市场如此火热,很多老板看到了这块蛋糕,那要上市的话,你企业起码要通过监管者的要求才行,这个是说服企业老板最好的手段。其次,老板面对企业上了规模以后,面临的经营风险势必加大,出于企业和老板自身对于风险的规避,财务可以乘势而为让老板和自己站在一条战壕里面。再有就是财务的个人特色展示,对于企业业务和老板的梦想,财务通过财务规范化工作建立起来快速有效的经营支持信息,冷静客观地展示财务自己的观点供老板决策,这个行动展示越多越成功,老板就越支持财务规范化工作。
二、导师用修路、红绿灯和违章探头来说说明企业财务规范化实施的思路,可谓经验之谈。
从逻辑上看前后有序、主次分明。
先是修路,就是制定各种规范的约束性标准,这个标准是要结合企业背景,考虑企业的管理习惯、操作模式的标准,多方沟通形成,尤其是老板的认可。
红路灯,就是根据这些规范的标准加上经营中个案研判讨论方案,这里强调实务中一定会有各种新问题出来,没有现成标准可借鉴,这个就要形成一种研判讨论机制,我这里作为财务,从财务角度来说,要让企业老板或者管理层有这样一种共识,经营决策方案,财务必须事先介入和参与研讨。财务用这些标准和方案来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管控和评估,用类似红绿灯等这样通俗易懂的展示方式把日常业务中可行和不可行的后果直接告诉给非财务专业的老板和管理层们,如何前行为好。
违章探头,安检式审查无法触及到的领域,这个是抓主要问题的
主要是用于发现企业重大和关键项目运作中是否存在错误和舞弊的。由于企业业务规模扩大,财务审查工作无法直接触及,就要对于这些利益关系重大的地方设置探头,比如重大项目运转中的一些监控指标、定期汇报报表、上级委派专题审计等。
三、财务规范化中上层认识,这个必须和老板达成共识。因为企业发生重大违法问题,肯定老板(法人)责任最大,财务作为辅助和参与者也有责任。所以,财务应该有义务和专业能力来引导和说服老板,在业务经营中不要去触碰这些底线。
四、规范的对象,可以用一些对应词让大家明白这样多流,比如票据流对应购货发票、实物流对应货物的验收入库、资金流对应货款支付、信息流对应上述三个流形成的采购单据、入库、结算的信息的形成和传递过程。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中应关注的,管好这些,企业管理就有序,经营就有方,如何做好?可以从规范单个行为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验证入手。
五、导师点出了财务规范的两个成果:
1、逐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对于业务行为的约束。 财务规范最怕的就是标准制定好,装订成册,然后放入档案室保存起来就完事了。这个规范应该是能对外部和内部的约束和自我业务经营行为起到不断完善的作用。所以,合作对象是否具有为合作行为背书的能力,这个要求企业通过先前这些财务规范化工作来具备实质判断能力,这个不是在形式上完成业务就了事的。所以,现实中有些普遍困惑财务的问题,比如没有合格票据,付款方式混乱等,这些从企业财务规范工作来说,都是对于合作对象的背书能力的忽视造成的。财务规范工作要解决的,一个就是对于这个合作对象的实质判断,一个就是基于对合作对象的判断,形成可能对自己企业业务行为产生的后果的判断。基于这些判断,企业要做出合理的应对方案。
2、内外报告体系,对内这个一定是要满足企业业务个性化需求,比如业务定制化报告,专门的分析报告体系,这些都能为老板和业务所认识。在制定上面对于业务行为的约束标准过程中,财务对于业务的认识和双方的沟通会深入很多,这就为这种业务个性化定制报告出炉打好了基础。同时,财务规范化后,财务信息快速和有效的传递也对于企业对外报告的及时和准确的披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六、财务规范化注意点中说到的制度谁来制定和解释,这个在财务空降且公司财务规范化薄弱的情况下,外包给第三方中介这个是可行的,防止由于其他部门认为财务争权而产生的排斥和抵触情绪。不过要注意,财务必须掌握和第三方中介沟通的渠道,而不是交给其他部门去主导。
财务经理的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有经验丰富的导师讲解践行的经验和教训,这个对于有志向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经理的财务同行来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里是来自于中国会计视野财务经理能力特训营第二期的报道。
sspeed
201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