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断舍离》在制造型企业仓库管理中的运用 《断舍离》是日本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的山下英子的著作,她从瑜珈中学到断行、舍行和离行的修行哲学,而提出了“断、舍、离”的整理指南。断是断难解难分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虽然书中是以个人与家庭作为对象,但笔者觉得,公司也是家,可以移植到制造业企业,对仓库进行管理,逐步达到断舍离的状态。 一、 便秘症状仓库 去仓库转转,只需扫那么几眼,或许能看到有破败相、积满了灰尘的原料堆在仓库,有些时间久得连现任仓库管理员都不知有多久的历史了。在货架上,经年不用的修理用配件心安理得地占据着货架,其所配套的机器早已停止服役。供应商赠送打样试样的材料无名无姓,从进来那刻就进入了冷宫。超订单多做的成品堆在了角落,时间停滞灰尘堆积。最多的却是采购的大批物料因订单夭折而积压,不能用于他途,不能退回供应商,不肯降价甩卖。如此种种。 仓库本来是物资有机循环的场所,像人的肠胃,接受订单,材料采购,领料生产,成品销售,再接受新的订单,周而复始。原辅料进来,产成品出去。而如果原辅料进仓库后没有用于生产,形成呆滞料,或者产成品因质量,积压在仓库里,肠道就会积压,越堆越多,只进不出,就会形成便秘,当常年便秘,肠道病菌会释放毒素,毒素再被肠道吸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仓库一旦周转不灵,库容捉襟见肘,灰尘霉菌不说,仓管人员的身心健康不说,最重要的是影响整个生产循环,所以,为了企业生产顺利开展,断舍离很有必要。 二、 无法舍弃的理由 从财务物资账上调出呆滞料清单,可以发现仓库呆滞的物资包括这样三种:不用的,还能用的,充满回忆的。从时间轴上说,充满回忆的是代表了过去,过去能用的。不用的,是指现在,现在不用的。还能用的,指向将来,将来也许能用。 与自己家里的私人物品的管理不同,企业的仓管人员,他的职责,有管理维护的责任,却没有随意处置的权利。于是,当采购部门说,曾经因为某订单要得急,原料没有跟上生产进度,曾被董事长诘难,因此,为了避免备库不足影响生产进度的情况发生,需要预先备库,至于仓库原料太多爆仓,对不起,生产重要。至于订单取消,但原料无法取消那是业务部门的问题,跟采购无关。订那么多,便宜啊,一吨便宜200元,批次性购买。当机修车间说,这批配件虽然买了有三年了,但机器还在,万一机器坏掉了,到哪里去找配件。当设计部门说,打样材料是我们通知供应商提供的,反正也不要钱,白送的,占点库存就占点库存吧。 上升到管理层次 三、 一手疏浚一手清理 源头,购,计算需求,一次采购分批入库,便宜。 80/20法则。购买通用机器,通用设备,减少维修配件, 精细化采购,JTD。 时间轴:当下。 (尚待补充,有请各抒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