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谢中国会计视野、管理员能够给我们【视野特训营】的营员提供机会参加ACCA举办的本届CFO峰会,让我得以与视野特训营的数位营员共飨此“饕餮盛宴”。
一天的会议议程分为七部分,因时间关系只听了前五部分分享,对其中的前两部分印象深刻。能够看出本届ACCA论坛非常用心,场面宏大,创意颇多。而于我,干货满满,不虚此行。
第一部分由现领教工坊董事暨领教,惠普前全球副总裁孙振耀先生抛砖引玉,演讲主题为《突破:从CEO视角看CFO价值》。企业面临变化与竞争的挑战,唯有持续在战略及组织能力两个维度上不断变革,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基业长青。他担任过外企及上市民营企业的一把手,并曾经与多位CFO共事,以CEO的视角分享在企业持续的变革中,CFO如何辨识企业状态,有效发挥CFO的力量:现今有五种类型的CFO,分别为会计型、主计型(预算管控者)、资本型、业务型和变革型(组织能力发展的助推者),这当中唯有变革型的CFO,如同千里马之于伯乐,企业千金难觅。企业发展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在各个时期亦在呈现不同的态势:或壮志未酬,或浴火重生,或逐步老化,或基业长青。而基业长青的挑战在于持续变革的能力,即企业欲做大做强须从组织能力、战略两个维度进行变革,就像是升级,由重视结果、刚性机控、部门驱动、重视实务的1.0向重视客户、灵活决策、高效协作、关注员工的2.0渐变;从产品供应商的角色,到成为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革新。基业长青的挑战又在于须常保组织活力,而影响组织活力的四种管理风格分别为P(Producer):目标、结果、行动,A(Administer):行政、制度、规章,E(Entrepreneur):创新、机会、变化,I(Integrator):支持、整合、和谐。显而易见,大多数CFO是拥有A、I,而缺少P、E的管理风格。犹记得7月初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CFO与创新论坛中主持人提到的外界有种说法“财务部、CFO通常是企业创新、变革的阻力。”,深感于座谈中数位CFO基于这个话题不谋而合的观念:CFO须转型,不仅要与时俱进的管理,还要推动企业创新、变革。
第二个主题是辨识就业与创业,亦是他自己两个经历的合一。说道直到年纪很大的时候,才决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创业。在创业前做了很多的工作,经历里有很多是和职业有关,从了解和学习如何做一个管理者,到能够做一个真正的经营者。在学习这两者的过程中,从思维到能力,总是在调整自己,为创业做准备。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中,会面临很多关键时刻。在工作上的关键时刻,就是当你有所变化的时候,或者说你面临选择的时候。而职业人士有什么特点呢?其一,岗位。要了解的是自己本身是否适合岗位。作为职业人士,要理解这一点:不是你自己决定要是什么样子,而是你合不合适这个工作。其二,执行。职业人士的执行能力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这跟创业不一样,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说不清楚一些原因。其三,可预见性。职业人士的环境是可预见性,这个工作担当什么职务,有什么KPI,有什么专业,都是可预见的。但同时,你也必须提供可预见性:老板交给你的任务,你不能说老板我尽力而为,你要讲的是,这个任务我一定可以达成,我用什么方法,我需要什么资源。而相对于创业,完全没有可预见性。其四,他证。是别人认为你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什么决定了职业人士的发展?第一是做人的能力,第二是做事能力,第三是改变能力。情商非常重要,而改变能力背后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而成为创业者。这个世界就完全改变了。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第二,创业非常强调创意。说道他这一辈子之前干的最好的就是100以外的事情,从100到1000、10000,但从0到100是创业家干的事情,思维模式在改变。第三,创业者面临不确定性。第四,创业者要自证。最后,谈到创业经历的体验,总结出三个词,即兴趣、信仰、专注。
第二部分由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先生演讲时下热点话题《中国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展望》。由于人口数量红利等要素渐渐消失,中国GDP总量越来越大,增长难度却也越来越大。其中一组数据很有意思:2014年GDP是63.6万亿元,按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较2013年多出了8665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的第十七大经济体。廉价要素驱动的高速增长模式结束。2010年前30年,中国人均GDP增长快速,是要素驱动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GDP年均增长率要高于工资年均增长率。而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2020-2030年将年均减少700-800万人,预计于2023年中国将真正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届时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明显下降到4%左右,储蓄率的明显下降将结束中国投资主导型经济结构。2010年后4年,GDP年均增长率却要低于工资年均增长率。土地、环境、资金等各种成本上升。其一,由于过去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为代价,大肆开采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而现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更愿意花钱来换取一个好的环境,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二,虽然外界一直在传今年中国经济形势严峻,但大众却手握大量现金流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这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边储蓄率高的国家却利率过高,证明中国金融体系由于垄断性过强导致金融效率不高。综上所述,劳动力、土地、资本都已不再廉价,中国必须从要素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型模式。其三,房地产引起的传统行业减速和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众所周知,房地产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房地产也能拉动GDP。2013年房地产达到历史最高峰值,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已迎来拐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已不可避免,依然威胁着GDP。最后总结道:中国今年最后一季度及明年经济走势并不像外界所传会急转直下,国家未来政策也是希望中国能够平稳减速,从要素驱动阶段平稳过渡到效率驱动、创新驱动阶段,摆脱投资主导型的经济结构。
|